空壓機電纜進入水分后在電場的長期作用下會產生樹枝狀放電而導致塑 料絕緣擊穿。
因此,電纜中滲有水分就會在電纜中留下重大隱患,嚴重地威脅著 空壓機電纜線路的正常安全運行。
因此,在貯藏、運輸、敷設中要防止水分進人電纜, 如果電纜中已經有了水分就要設法排除,以清除隱患保證安全運行。
空壓機電纜的除水干燥處理方法和步驟如下:
當空壓機電纜線芯中有較多的水時,應先排除明 顯的水分。處理線芯內部的水,可用真空泵吸出線芯內部的水。
離電源較近的電纜一端(以下稱甲端) 接上真空泵,電纜另一端(以 下稱乙端) 做好封閉。當真空度在533~400Pa (4~3mmHg)時即可見水分 進人溢水缸內。
套頭可用透明材料,套在電纜上用自粘性橡膠帶包繞 扎緊封閉。乙端封閉后打開甲端3F、5F 兩個閥門,關閉2F、4F、1F 閥門,開 啟真空泵抽真空。
待抽一段時間后再打開6F 閥門讀真空度數值(要防止水進人 真空表內)。
溢水缸為透明容器,當纜芯中水分多時,真空度很低情況下便可看 到水不斷地進人溢水缸,到一定容量時(溢水缸內水位達閥門5F 的下口),通 過4F 閥門放水,但在放水時要先關閉3F、5F、6F 閥門后再打開4F 閥門。
進入電纜內部的水處于平衡狀態時,纜芯內部的壓力等于外界環境的壓力。在抽真空 時電纜內部的水就會受到一個壓力差,使水向壓力低處移動。
在抽真空時被抽物 內腔形成一負壓,如放水時直接由4F 閥門破真空放水,這樣溢水缸中的水會被 倒吸進纜芯內或進人真空表和真空泵內。
所以在要放水時,在打開4F 閥門之前 必須先關閉3F、5F、6F 閥門。
再抽時先關閉4F 閥門后開啟真空泵,待抽到一定 真空度時再開啟3F、SF、6F 閥門。如此循環操作直至水分明顯消失,即看不到 明顯水滴進入溢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