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潤滑系統的分類
集中潤滑系統分類方祛較多,可按管路設置,回油方式、運行狀態或潤滑元件分類。
本文將其綜合,分為兩大類:全損耗型和循環型。無論哪一類型,系統包含的組成部分大致相同:
(1).油源部分,由油箱、過濾器、油泵及動力組成。它提供干凈的潤滑油液。
(2).控制部分.包括分配閥、閥門、控制裝置、儀表、報警及監測裝置。它使油液按需要向各潤滑點供油,并用各種條件、方法監測工作狀態,做好故障預報及診斷。
(3).其他部分,主要指管路、冷卻器、熱交換器等輔助部分。它們使潤滑油路暢通,潤滑油供給正常。
(4).油霧潤滑系統。
指將油募潤滑裝置與其他相應的部分組合而成的潤滑系統。它具有油溫、油 算壓力、油霧濃度及油募量等參數的監控功能,能對多種潤滑點實施潤滑。
一種油算潤滑裝置(系統) 外形圖。設備使用時,潤滑系統包含動力、控制、冷卻、監測等部分。
首先啟動潤滑系統,達到潤滑良好狀態以后,設備才可能啟動。
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
①.潤滑油供給系統: 電動機帶動油系、油液經單向閥進人過濾器切換閥2s,再經過濾 器20、切換閥、截止閥、冷卻器19,進人供油管路。
截止閥15控制油路的通、斷。
②.冷卻系統: 用于降低潤滑油溫度。系統由冷卻器19.二位二通換向閥17.溫度表 18和截止閥組成。冷卻介質是水。
冷卻方式有自動和人I 控制兩種。潤滑油出口設置溫度 開關16,可以控制冷卻水進水管路上的換向閥。
油溫超過要求,溫度開關接通換向閥,冷 水進入冷卻器。系統在自動控制狀態。
手動控制時,將與換向閥并聯的截止閥打開,冷水 即可進人冷卻器,操作者可根據溫度表18控制截止閥開啟程度,調節冷水進人冷卻器的 流量大小。
③.檢測、監控部分: 由壓差開關24,壓力計11及13、溫度計12以及壓力繼電器14 組成可更換的監控系統。
主油路與溢流閥(安全閥) 的節點處設置可更換的測量點,可以監測壓力、溫度,也 可設置壓力繼電器,作相應的動作、方向控制(圖中未標明)。
壓差開關24對過濾器兩端 壓力進行測量、比較,判斷在線使用的過濾器是否失效(堵塞)。
如果堵塞,它將操縱過 濾器切換閥,將進油路切換到另一過濾器,使潤滑系統正常,順利地運作,油液不斷進入冷卻器。
系統的其他特點: 雙泵供油,可以根據潤滑點多少,潤滑油的需用量調整使用油泵的數量。
可以減少動力消耗; 進入潤滑系統的油液經過濾器過濾,返回油箱的油液也經過濾,保證潤滑油所含雜質盡量低,減少雜質對摩擦副的影響; 針對寒冷地區冬天溫度過低會影響油液的流動性,油箱中設置加熱器。